【每日谈】激光雷达进入放量元年,下游汽车、机器人、工业智能化打开长期空间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2022年,多款激光雷达量产车型重磅发布,新势力开启“军备竞赛”,激光雷达进入普及元年。根据测算,我国乘用车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未来3年复合增速能达到200%+,2025年至2030年复合增速达到30%+。华西证券认为,激光雷达爆发前夕,整机厂及上下游均有望受益。

1)激光雷达进入普及元年,汽车、工业智能化、机器人打开长期空间

激光雷达通过激光器和探测器组成的收发阵列,结合光束扫描,可以对所处环境进行实时感知,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及轮廓信息,以实现识别和避障功能;同时,结合预先采集的高精地图,机器人在环境中通过激光雷达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量级,以实现自主导航。

激光雷达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服务机器人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高级辅助驾驶中激光雷达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智能交通建设和机器人等诸多领域的需求推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或将实现快速增长。据沙利文数据,2021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025年预计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5.4亿美元,2019-2025CAGR64.6%

2022年,多款激光雷达量产车型重磅发布,新势力开启“军备竞赛”,激光雷达进入普及元年。据佐思汽研统计,22H1国内乘用车新车激光雷达安装量达到2.47万颗;2022年下半年,国内拟交付的激光雷达新车达10余款,包括小鹏G9、威马M7等,将大幅提升激光雷达上车量,预计全年总安装量有望突破8万颗。

2)海外景气超预期,下游积极导入

梳理海外大厂,以下行业趋势十分清晰:

①景气超预期,大厂展望乐观,行业超高速成长。LAZR上调了全年营收指引至40M-45M美元(原指引40M美元),并将订单数量增速指引从40%上调至60%

②技术端,降本需求迫切,新品迭代及量产紧密推进。LAZR新品Iris当前目标成本500美元,而长期目标下,仍有80%的降本空间。Velodyne客户OEMTier1反馈的理想成本必须小于500美元,最好在300~400美元。

③市场应用方面,各厂商市场突破不断,反应下游对激光雷达积极的导入态度。Innoviz获大众40亿美元订单,ouster传感器Q2新增客户90家,战略合作客户新增8家。

3)国内厂商加速崛起,国产替代正当时

上游厂商激光器和探测器基本为外企主导,国产光学器件经过多年不断发展,性能与外企不相上下且成本更具优势。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Velodyne、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厂商,选择从机械式方案起步,逐渐向固态过渡;Luminar、Innoviz、华为、大疆等厂商则是直接进行半固态和固态方案的研发。据Yole统计,2021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法雷奥市占率第一,达28%;国内厂商速腾聚创、大疆、图达通、华为、禾赛科技合计市场份额约26%,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大市场份额。

 
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多集中在上游的结构部件领域,随着国内众多芯片厂商的不断崛起,在芯片设计领域也逐渐涌现出一批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厂商的优质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