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医疗器械板块多股大涨,叠加疫情概念,乐心医疗、融捷健康20%涨停,迈得医疗等涨超10%。
消息面上,12月28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指出,本次《规划》是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的规划,随着医疗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推进,将有望加速真正具有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西南证券也认为将对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创新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规划》主要说了什么?
据西南证券研报称,过去十年我国医疗器械装备行业高速发展,并在抗疫过程中成为全球防疫物资的重要生产基地,但全球产业链调整的趋势也暴露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大而不强、价值链低的问题,
因此本次《规划》重点强调产业高端化升级、供应链安全稳定、核心技术补短板、跨界融合、创新产品推广运用等方面,《规划》提出:
1)到2025年实现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应,高端医疗设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2)到2035年,医疗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提升至于世界先进水平。《规划》的出台将定调推动医疗装备产业朝着高质量、产业链安全可控方向发展。
东莞证券认为,《“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彰显国家对医疗装备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视,《规划》中7大重点领域的相关细分行业或将受益。
创新器械加快获批,医疗器械迎黄金时代
据海通证券数据,从2014年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实行以来,截止2021年12月16日,共有133个创新器械获批,其中2021年获批创新器械数量创新高,单年已有34个创新器械获批。高于2019-20年19、26个获批创新器械。
其表示,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在政策、资本、人才的协同共振下,预计创新器械将是未来十年国内医药投资最重要的主线之一。
重点产业链和公司
西南证券表示,随着届时《规划》目标逐步实现,国产器械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大幅提高,预计2025年将有6-8家企业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预计2025年全球50强门槛收入约150亿。
其认为,按《规划》推进下,国产器械龙头技术水平、产业链安全、跨界融合能力、进口替代能力、国际化能力都有望逐步提升,可以关注重点领域受益龙头企业。
1)诊断检验装备:先进细胞分析(迈瑞医疗)、新一代影像(联影医疗)、POCT(万孚生物)。
2)治疗装备:放疗(新华医疗、联影医疗)、手术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天智航)。
3)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新型监护装备、呼吸机(迈瑞医疗)、透析设备(三鑫医疗、威高)。
4)中医诊疗装备:针灸、康复(鱼跃医疗)。
5)妇幼健康装备:孕产期保健(伟思医疗)。
6)保健康复装备:康复机器人、电疗、磁疗(伟思医疗)、光疗(普门科技)、康复辅具(翔宇医疗)。
7)有源植介入器械:起搏器(微创心律、乐普医疗)、心衰治疗介入(启明医疗)、神经刺激(品驰医疗)、生物活性符合材料(正海生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