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机器视觉板块表现不错!
慈星股份、力鼎光电、联创电子等纷纷涨停,赛意信息大涨13.43%,奥普特上市仅7个交易日,大涨64%。
到底什么是机器视觉?机器视觉有没有投资机会?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我们今天就好好来聊一下机器视觉板块。
01
什么是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通俗地讲,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
其作业过程一般是两个步骤:
第一,利用光源、镜头、工业相机来负责图片采集,将被检测的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
第二,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与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信号,然后再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实现自动识别功能。
机器视觉有什么优势呢?
相对于人眼,机器视觉在速度、精度、环境要求、连续工作时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优势。
其基本功能包括识别、测量、定位和检测。
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有电子设备及半导体、汽车、制药、食品包装等。
其中,电子及半导体设备占约46.60%,主要应用在高精度的制造和检测,如晶圆切割、3C表面 检测、AOI光学检测、PCB印刷电路等。
汽车制造是机器视觉应用的第二大场景,约占15.3%左右,几乎所有系统和部件的制造都可用到机器视觉,一条汽车生产线需十几套机器视觉系统,是机器视觉渗透最快的行业。
制药业约占下游应用的7.2%,主要应用为药品质量的检测。
02
机器视觉的产业图谱
知道了机器视觉的定义和优势,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行业发展情况和产业图谱。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2011年-2018年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从10.8亿元增长到10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33%,行业规模增速非常明显。
从结构上看,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成像和图像处理两大部分,前者依靠机器视觉系统的硬件部分 完成,后者在前者基础上,通过视觉控制系统完成。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光源及光源控制器、镜头、 相机、视觉控制系统(视觉处理分析软件及视觉控制器硬件)等。
其中,光源是国产化最为充分的环节;镜头的话,高端的部分主要依赖进口;工业相机以欧美进口为主;图像采集卡国内发展较为完善和成熟,图像处理软件则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在二次开发中有所布局。
那么到底存在哪些投资机会呢?
03
投资机会
总体上来说,机器视觉是工业软件的"眼睛",是实现工业智能化、数据化的关键。
根据 GGII 数据,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过去 6 年复合增长率近 30%,2023 年有望达到 156 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速高达24%,是巨大的蓝海市场。
另外,因海外市场发展较早,上游零部件产业基本仍由海外企业占据,中国企业经过近年的发展奋起直追,有望从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光源、工业相机逐步突破,把握国产替代的潮流,通过高性价比占据市场。
再就是,随着3D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越发成熟,应用场景持续扩展,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应用日渐兴起兴盛。
以新能源车为例,随着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要求不断提升,对锂电池要求愈发提高,电池企业对于电池缺陷检测的传统方法是人工测量和判断,容易受检测人员主观意愿、情绪、视觉疲劳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疏漏。因此在锂电池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机器视觉检测重要性凸显、应用增多。
基于这样的背景,华西证券表示,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整个机器视觉系统成本构成中,零部件及软件开发占据了80%的比例,是产业链中绝对价值获取者,目前核心领域主要是基恩士、康耐视等国际厂商掌握,国产化比例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建议关注奥普特、矩子科技、天准科技、大恒科技、海康威视等在产业链方面布局较为完全的公司。
天风证券则表示,建议关注5G时代智能操作系统供应商中科创达、5G 智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赛意信息、本土机器视觉配件龙头奥普特、本土机器视觉设备龙头天准科技、自动光学检测优质厂商矩子科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