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选股宝APP,作者吴野喵,更多内容请下载 选股宝APP
张学友或许从没有想过,身为歌王的他开演唱会居然会被小偷逃犯们抢去风头。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前7个月,至少有八名犯罪嫌疑人在张学友演唱会现场被警察抓获,以致“张学友演唱会抓逃犯”成了爆红网络的新梗。而让逃犯们落入法网的,除了警察的火眼金睛,融合最新AI视觉技术的监控系统也功不可没。
媒体报道张学友演唱会的“神奇魔力”
所谓AI视觉,又称机器视觉或计算机视觉,就是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来作各种测量和判断。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茫茫人海”、“大海捞针”曾一直是执法部门办案的最大难题,而有了摄像头覆盖和AI视觉辅助,各级公安机关的办案能力得以大大提高,甚至有人预言天下无贼的世界已并不遥远。
上周以来,AI视觉方面有数条重磅消息相继爆出。首先是有科技媒体证实,日本首富孙正义旗下的软银中国已投资商汤科技10亿美元,将商汤估值抬至60亿美元。如此大的融资额额如今的资本寒冬中殊为难得,让AI视觉再一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商汤的主要竞争对手旷视科技则在核心科技上给与了回击,一举拿下AI视觉界顶级竞赛的四项冠军,保持着自己行业第一集团的地位。而正当两家独角兽杀得难分难解时,业内却有另一家公司却已悄悄开启了A股上市之路,颇有些闷声发财的意味。
有人说,中国最大的生意还是政府的生意,在各级政府不遗余力的投入下,遍布街头的监控摄像头让AI视觉这笔大生意逐渐从水面下浮现出来。今天我们就从这三家各有千秋的独角兽开始,认识一下这个颇有些神秘的行业吧。
阿里内战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结构,AI视觉占据最大份额额(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从发展历程上来说,2011年成立的旷视科技可谓是业界元老。其创始人印奇的经历也是标准学霸,名校高材生,技术天才,高中还没毕业就被清华大学选中,入选姚期智(中科院院士,量子计算专家)的实验班,在学校里结识创业伙伴……简直一切都为独角兽诞生量身定做。
旷视科技创始人兼CEO印奇
大学毕业在微软研究院短暂工作一年后,印奇、唐文斌、杨沐3人在清华园创立旷视科技,目标是从人工智能技术出发,研制“机器之眼”,用它读懂世界。旷视科技创立的第五年,随着谷歌人工智能接连打败人类围棋冠军,行业风口忽然而至。作为行业“头牌”,旷视科技自然接连获得大佬垂青,其中2017年11月的最新融资高达4.6 亿美元,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领投,蚂蚁金服、富士康集团等战略投资,创下人工智能领域的单轮融资最高纪录。
虽然在资本市场很是火热,但因为产品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普通人对于这家公司还很陌生。其实,旷视科技现在已为华为、vivo、小米等国内一线手机产商提供人脸识别解决方案。而除了智能手机厂商,旷视的合作伙伴还包括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华为、联想、富士康、招商银行、万科等近知名公司,客户数量近千家。
在旷视科技创立成立三年后,另一家AI视觉界的巨擎商汤科技横空出世。商汤的融资能力更加令人惊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4年至今,商汤科技共经历8轮融资,融资总额已超过20亿美元,其中C轮融资由阿里领投。
关于此轮融资,有消息称阿里和腾讯曾进行过激烈争夺。无论腾讯出怎样的价格,阿里都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逼退腾讯。历经数轮争夺,中国两大AI视觉独角兽旷视和商汤最终皆归入市场认知中的“阿里系”阵营。
在产品上,商汤科技可谓更接“地气”。随着微信抖音等社交应用爆发,美颜、瘦身等功能成为“刚需”。商汤科技深入研究这一领域,将识别技术从人脸识别延伸到肢体、背景等识别,并将AI技术与AR技术相配合打造平台,技术应用从相册、美颜修图拓展至直播、短视频等载体。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曾自豪地宣称,“在这个领域,市面上你能想到的公司都是我们合作伙伴。”事实上也是这样,据可查的资料,微博、美图,国外YY旗下Bigo等都是商汤科技客户。
商汤科技的短视频美颜产品宣传图
巨头阴影
虽然人脸识别、美颜等功能在市场上越来越火热,但AI视觉市场真正的大头还是在安防领域。据统计,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的规模近年来迅速扩大,今年将会突破700亿元。而安防影像分析占据AI视觉领域近七成的份额,由于安防的大部分都是政府订单,客户购买力无须担心、回款也相对更有保障,所以此领域中的独角兽们要想真正成功,抖音的小姐姐可能还是要让位于张学友演唱会上的大生意。
2017年中国AI视觉市场结构,安防占据绝对份额(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为此,商汤科技研发了名为SenseFoundry的城市级超大规模视频分析平台,它可以扩展至10万路级别、千亿级别非结构化图像特征分析处理,可以对人脸、行人、车辆、非机动车进行识别和分析。而旷视则可提供安防领域从前端摄像头到后端识图器、软件SDK等的全链条服务。识别器内部搭载人脸识别算法,可配合传统摄像头使用,提供前端离线快速精准的人像抓取、识别能力;或结合旷视的智能摄像头实现精准人脸信息捕捉。
但在年轻的独角兽面前,却横亘着两座难以跨越的大山:国内官方安防领域的绝对王者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
不仅在国内,两巨头在全球市场上也稳定占据前列。根据IHS数据,2017年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在全球安防监控设备市场 的占有率分别为26.8%和14.9%,名列前两位。而两家公司去年的总营收分别达到了419亿和188亿,这都是独角兽们暂时难以企及的数字。
更重要的是,两巨头因创立布局较早,与各地政府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有业内人士表示,各市、县政府都拥有独立财政计划,每一次合作都需要一个一个重新洽谈,可想而知安防业务的推进对创业公司来说何等艰难。目前来看,把商汤、旷视及另外两家行业独角兽依图和云从在安防的份额都加起来,和海康大华仍无法相比。
近六年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而在独角兽们自己的强项上,市场红利也在不断递减。据新浪科技的报道,两三年前,商汤科技刚开放美颜及效果接口时,某著名直播平台要花160万/年费用购买,现在降至40万/年;在几年前,车牌识别每一路段收费几千元,发展至今,价格已经跌至五十元。因此,随着技术发展、新功能的普及以及竞争对手的增加,AI产品价格大幅降低是大势所趋,独角兽们如何在夹缝中寻觅商机是对创业团队真正的大考。
另辟蹊径
就在旷视、商汤这些独角兽们奋力突围、盈利无期时,有一家同行却已准备在A股上市。根据证监会网站的预披露材料,中星技术拟登陆创业板IPO,计划发行1.2亿股。
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前身中星有限原为中星微的全资子公司。2016年上半年,中星技术重组了中星微集团旗下安防视频监控业务,并拟借壳综艺股份,但受当时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影响,未能成行。
与旷世、商汤不同,中星技术选择了另一条路:紧抱巨头大腿进入政府市场。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海康威视北京分公司为公司一季度前五大供应商,而其客户则包括大同市公安局、太原市公安局、张家界市公安局等政府机构和中国电信等国有企业,公司产品和服务在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数字边防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根据其招股书披露,中星技术的“独门秘籍”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VAC 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由中科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公司实控人邓中翰主导。邓中翰是国内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有着“中国芯教父”之称。
据招股书介绍,SVAC 国家标准是专门针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领域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引入了大量智能化技术,有利于实现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应用,支持视音频信息防篡改和加密传输,可有效保护国家重要视音频信息安全,可算是安防监控领域的自主可控概念。
目前,中星技术的SVAC标准已在系列产品和技术在天津、广东、江苏、新疆等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0 多个项目中得到规模化应用,公司研发团队的研发成果曾获2004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若日后此标准作为被国家强力推广取代目前通用音视频编码标准,按市场体量来看公司获益将极其可观。据查询。A股公司中,城投控股、温氏股份均通过股权基金间接投资中星技术,或将坐享上市红利。而远方信息子公司维尔科技也与中星微电子签订了关于二代证核验设备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安部门提供视频二代证查询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招股书描绘的前景美好,但从财务数据来看,除了去年因为收到政府巨额补助利润亮眼外,中星技术的盈利能力比较让人担心,始终在盈亏边缘徘徊。
中星技术利润表(来源:招股书)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中星技术有院士实控人的“光环”,但考虑到SVAC 国家标准推广力度可能不及预期,公司前几大客户过于集中也存在风险,绑定大腿+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能否真正赢得市场,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证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