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
1、总理批示
我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二者同时聚焦健康权,因为几乎所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健康有关联。
11月30日,总理李克强就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加强防治工作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任务。
同时总理指出:
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实施“十三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
加强科研攻关,努力突破防治瓶颈。结合深化医改着力完善防治服务体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服务,特别要加大对受艾滋病影响的贫困人群帮扶力度;
建立防治和科研人员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的良好局面。
2、艾滋病现状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日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治疗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治疗条件显著提高。在2000年,只有68.5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而到2017年6月,大约有2090万人获得了这种可以挽救生命的药物。
最新研究显示,坚持接受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传播病毒的几率下降了97%。随着越来越多受感染的怀孕女性接受治疗,儿童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也在迅速下降。2010年至2016年间,东部和南部非洲的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下降了56%,全球范围内下降了47%。
然而,报告显示,抗击艾滋病运动仍然面临资金短缺的挑战,预计2020年前资金缺口高达70亿美元。
将艾滋病流行作为一项公共健康威胁加以终结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项任务。艾滋病规划署计划在2020年前加快推进抗艾行动。
3、艾滋病治疗
国外:
2017年7月,强生 HIV 疫苗的临床结果引起了媒体热议,HIV 疫苗 1/2a 临床试验结果积极,但至今 HIV 疫苗还未有研发成功的案例,强生 HIV 疫苗后续效果还需观察。
2017年11月22日,美国FDA宣布批准ViiV Healthcare的新药Juluca上市,治疗感染HIV-1的特定成人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款获批治疗这一适应症的双药疗法。相比之下,目前的标准HIV治疗方案中,均含有不少于3款的药物。限制HIV疗法中的药物数量的减少可降低对患者的毒性,Juluca有望成为HIV感染患者的全新治疗方案。
国内:
国内进展最快的 HIV 预防性疫苗项目处于Ⅱ期完成阶段,我国目前在申报的艾滋病疫苗项目有 3 个单位:中国疾控中心与国药中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的邵一鸣团队、长春高新子公司百克药业、深圳奥克生物。
中国疾控中心的 DNA—天坛痘苗复合型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研究已完成;
百克药业的预防性疫苗项目进展到Ⅱ期临床研究,而治疗类艾滋病疫苗项目目前处于 I 期临床试验阶段;
而奥克生物研发的治疗性基因工程 HIV疫苗处于临床试验中。
4、公司方面
国内上市公司中只有长春高新子公司百克药业的艾滋病疫苗在研,其他的疫苗企业尚未有大的布局,除长春高新外,可关注国内研发实力强的疫苗企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