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 | 10月22日主题前瞻


1、钻进身体里治病,3D微纳机器人研发成功。
2、填补空白,我国核聚变氦制冷机成功投产。
3、战略工具,数字货币正重塑资金流动模式。
4、工信部积极打造算力标准体系。
5、广东鼓励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

明日主题前瞻

1、机器人 |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最新研发的3D微纳机器人,让纳米医生钻进身体里治病的梦想成为可能。这款机器人其实是一双灵活的“机械手”,它能完成抓取细胞、释放颗粒等精密任务。其大小只有40微米左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

点评:分析认为,“纳米医生”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医疗科技的新可能——未来,不用手术就能精准抓癌细胞,不用挨针就能定向送药。曾经“吞下纳米医生治病”的梦想,正被中国科学家一步步变成现实!微创外科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及慢性病患病率上升,驱动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使用规模持续扩大。权威预计,中国医用纳米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45亿元增至2025年的149.4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800亿元,CAGR超25%。

2、可控核聚变 | 据中国科技网报道,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氦制冷机近日一次启机成功。截至10月20日,该装备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实际运行的制冷量达到3kW(千瓦),满足设计指标。该设备采用多用户端工况模式、快速变工况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高效稳定运行,填补了我国在核聚变领域超低温制冷装备的空白。该装备是目前我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点评:分析认为,核聚变材料在地球上极为丰富,且排放无污染,被人们认为是打开“能源自由”之门的钥匙。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核聚变的过程可以在碳排放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提供绿色能源。可控聚变能源具有无限、经济、可计划、清洁、安全等诸多优点,是目前科学发展水平下人类能够掌握的终极能源形式,甚至会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3、数字货币 | 据中央党校主管的学习时报最新发文《数字货币的战时军事功能》指出,数字货币作为国家总体战、现代混合战、数字金融战的重要战略性工具,其本质是传统金融战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形态演变下所催生的新形态,正重塑战时资金跨境流动与资源动员传统模式,逐渐成为地缘竞争的重要战略工具。

点评:分析称,面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不足、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问题,中国正推进“数字人民币+离岸金融”双轨体系,通过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多边央行合作项目并行演进,构建多极化全球货币格局。

4、算力 | 10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形成《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到2027年,围绕基础通用、算力设施、算力设备、算网融合、算力互联、算力平台、算力应用、算力安全、绿色低碳等方面制修订50项以上标准,有效推动算力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500家,形成一批标准应用案例,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积极推进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协同的标准研发机制,不断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支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点评:方正证券认为,在摩尔定律放缓和先进制程技术受限的情况下,先进封装成为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性能瓶颈的重要方向。华为等公司的算力芯片正加速迭代,国产供应链积极配套以实现算力芯片自主可控。先进封装产能扩张需求愈发迫切,产业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5、工业互联网 | 10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支持工业企业、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企业建设边缘数据中心,推动端侧设备智能化升级。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赋能,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供给插件等创新模式。

点评:东吴证券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信创和工业软件国产化推进,外围因素扰动有望进一步加快节奏。与此同时,各类信创资金已经到位,产业进入核心系统替换深水区。Al+政策明确提出AI赋能新型工业化,预计后续会有加快工业软件国产化的政策推出。

宏观、行业新闻

1、文化和旅游部21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数据情况。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37.89亿,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2.09亿,同比增长25.0%。出游花费方面,国内居民出游花费4.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2、10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筑牢上海建筑市场基本盘。加快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健全城市体检评估、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优化城市更新项目生成机制。

3、10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提振消费专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结合居民消费实际增加补贴品类,开展“五进”团购活动,持续带动家电、汽车等相关商品消费。

4、10月21日,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兼证券产品发展主管罗博仁在港交所ETF峰会上表示,2015年,香港ETF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000亿港元,而当前已增至约6500亿港元,增幅超过一倍。2025年,港交所ETF市场日均成交额约为380亿港元,已为全球最活跃的ETF市场之一。

5、近日,港交所披露港股股权融资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最新概况。新股方面,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港股市场有66只新股上市,共融资235亿美元,稳居全球新股融资中心榜首。其中,新股数量及融资额分别同比上升45%和192%,TMT(科技、媒体及电讯)、新能源、医疗保健及消费行业的新股表现突出。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