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21日下午,由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科委、复旦大学承办的浦江创新论坛量子智能专题论坛举行,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宣布成立,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介绍,未来五年,该联合体将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突破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与重点应用,培育高水平量子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团队。
国金证券指出,量子计算机基础的信息单位称为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具备量子叠加原理,n个量子比特可实现2^n的计算能力,在特定领域具备远超经典计算机的优势。谷歌、IBM等大厂纷纷入局,持续投资量子计算,规划2030年左右将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提升至百万个级别。
目前全球量子计算机技术路线包括超导量子、离子阱、光量子、中性原子、半导体、拓扑量子等多个技术路线,超导技术路线易于设备集成和扩张量子比特数量,是目前最主流的技术路线(占比36%),代表厂商包括IBM、Google、国盾量子、本源量子等。
根据光子盒,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有望从2024年50.4亿美元提升至2030年的2199.8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87.64%。
浙商证券认为,从技术路线来看,量子计算呈现多种硬件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态势,而超导量子计算目前最受青睐。从产业链角度看,量子计算产业链由上游环境测控、中游原型机和软件,以及下游平台和应用等环节组成。考虑到量子计算整体实用化落地尚未突破,硬件性能提升是基础,而量子芯片为行业集中攻克的环节,同时稀释制冷机是主流超导量子计算维持低温环境的关键,因此量子芯片、稀释制冷机等产业链环节的机遇可重点关注。
公司方面,据上市公司互动平台表示,
格尔软件:公司投资的上海泓格后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抗量子密码领域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在政务、金融、军队等领域开展试点、和应用推广工作,目前状态正常。
吉大正元:公司在抗量子密码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实现了抗量子签名的算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