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最新发布的iPhone 17预售首日跟踪报告,为投资者揭示了几个关于苹果未来业绩走向的关键信号。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花旗在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高端机型依然是苹果最受欢迎的产品。iPhone 17 Pro Max的交付时间最长,其次是Pro型号。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和印度的iPhone 17系列交付时间更长,显示出需求增长的迹象。相反,美国和英国市场的等待时间则有所缩短。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尽管新款iPhone Air尚未在中国上市,但其他型号的等待时间却比去年更长,在追踪的四大主要市场(美国、中国、印度和英国)中,中国的等待时间位居第一。这一动态凸显了中国市场对苹果业绩的战略重要性,尤其是在其定价策略似乎与本地政策利好精准契合的背景下。
高端化趋势延续,Pro Max机型一机难求
花旗跟踪了美国、中国、印度和英国四个主要市场的iPhone 17交付时间。数据显示,苹果产品线的高端化趋势仍在继续。
最昂贵的iPhone 17 Pro Max型号的交付等待时间最长,紧随其后的是Pro型号。表明高端消费者对顶级功能和性能的追求并未减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款的iPhone Air机型成为最不受欢迎的型号。报告认为,这在预料之中,主要归因于其相对较高的定价、较小的电池容量以及较少的摄像头配置,这些因素使其在激烈的产品线竞争中吸引力不足。
市场需求分化:中国、印度市场火爆,欧美市场降温
从全球范围看,iPhone 17的初期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化特征。
与去年iPhone发布时相比,今年在中国和印度的交付时间变得更长,这直接反映出当地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美国和英国的交付时间相比去年同期有所缩短。
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是本次预售数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iPhone 17系列,尤其是基础型号的等待时间显著长于去年。
iPhone 17在中国的起售价为5999元人民币,这一价格恰好落在最高6000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范围之内。精准的定价策略可能成为刺激中国市场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帮助苹果在中国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
估值与风险:支持买入评级,但警惕宏观与地缘政治风险
基于对苹果业务的综合评估,花旗分析师给予苹果公司245美元的目标价。该目标价基于对公司2027财年每股收益(EPS)28倍的市盈率估值,这一估值较苹果历史水平有约8%的溢价。花旗认为,利润率扩张、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Apple Intelligence的逐步普及以及强健的资产负债表,都构成了支持其溢价的理由。
截至发稿,苹果上涨1.76%至234美元。据花旗目标价还有4.7%的上涨空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