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
1、机器人 | 据上证报,英伟达近日正式推出新一代专为物理AI和机器人开发者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 Thor,包括开发者套件Jetson AGX Thor和量产模组JetsonT5000、带有丰富接口的参考载板、带风扇的主动式散热器及电源适配器。这款全新的机器人计算机将成为科研与工业领域机器人系统的“大脑”,可在端侧设备上同时运行多个生成式AI模型,最大限度降低对云端的依赖。
点评:中信证券表示,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的应用普及是重点要求之一,目标到2030年实现普及率超90%。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要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在文件印发后,有望在技术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法规体系等多个层面将得到支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具身智能产业链具备高技术壁垒的细分龙头及新技术有望带来潜在的颠覆性机遇。
2、稀土 | 据上证报,多家稀土上市公司的半年度业绩大幅增长。北方稀土26日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51.52%。与此同时,稀土主要品种的价格亦持续走高,8月以来平均上涨超过10万元/吨。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日前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国家对稀土开采(含稀土矿产品等)和对通过开采、进口以及加工其他矿物所得的各类稀土矿产品(含独居石精矿)的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点评:银河证券表示,国内永磁行业需求旺盛,部分磁材企业排产已延至10月中旬。同时,中国进一步加强对稀土供应端的管控,下游需求提升推动稀土价格持续上涨。2025年三季度,稀土永磁企业有望在量价齐升的推动下进一步释放业绩。相关行业分析师表示,在下游补库预期下,稀土价格易涨难跌,参考过往出口管制金属走势,海外高价往往带动国内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厚,稀土板块有望迎来估值和利润双击。
3、量子计算 | 据IT之家,近日,国内量子计算领军企业——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自建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正式落地深圳南山区。此次玻色量子自建的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可形成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批量生产产能。
点评:中证报指出,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革。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的关键转折期,2025-2030年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黄金窗口,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凭借政策支持与工程化能力,中国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4、卫星互联网 | 据中新网,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加强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低空智联网、算力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综合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支持卫星通信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水平。
点评:中证报指出,目前卫星通信发展呈现技术迭代加速、终端生态重构与商业场景扩容三重增长逻辑。国家将卫星通信纳入“新基建”,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并加速卫星互联网与5G、物联网融合。数据显示,我国卫星通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未来十年,随着成本下降、标准统一及政策支持,该产业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重塑全球通信格局。
5、出版 | 据新华社,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际,《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8月27日在河南郑州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全年达到17485.36亿元再创新高,比上年增加8.07%。书报刊数字化收入稳中有进,新兴板块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三个板块的收入规模增幅明显。
点评:中证报指出,数字出版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技术创新(AI、区块链、VR/AR)为核心驱动力。政策支持与用户需求转变(碎片化、多元化)推动产业升级,全球化拓展与细分市场崛起(如少儿读物、网络文学)为增长点。未来,产业将向“技术驱动+生态整合+全球拓展”演进,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数字出版产业的领军者。
6、氮化镓 | 据证券时报,华为公司与山东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联合宣布,他们在高压电力电子器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双方成功开发出一种1200V全垂直GaN-on-Si沟槽MOSFET,其核心技术创新“氟注入终端(FIT-MOS)技术”显著提升了器件的性能,使其达到了与成本高昂的GaN衬底器件相当的水平。这项研究成果为千伏级电力电子系统提供了极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这项成果发表于《IEEE电子器件快报》,有望推动氮化镓器件在新能源汽车快充、光伏储能、5G通信设备等领域的普及,降低成本,加速市场应用。
点评:据QYR数据,全球氮化镓器件市场预计2030年达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1.2%。华为的突破或成行业拐点,为上下游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宏观、行业新闻
1、商务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探索率先使用创新药械,探索开展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购买服务试点。着力突破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
2、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支撑我国低轨星座高效建设和快速发展。
3、上海: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将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优先纳入改造范围。广州:深入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4、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49家上市公司作为创始会员。
5、9月1日起,吉林省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6、《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再创新高。
7、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
8、小米澎湃OS3将于8月28日发布。
9、“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成功发射入轨。
10、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完成历史性starlink卫星模拟部署:一次发射=20倍猎鹰9号容量。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