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
1、无人驾驶 | 7月9日,比亚迪官微宣布为智能泊车兜底,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意味着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据比亚迪披露,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
点评:中信证券表示,2025年国内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350亿增量市场。芯片、控制、传感、连接四大产业链环节均将从中受益,其中芯片、控制器的市场弹性较大且格局清晰。考虑到2026年自主车厂有望跟进智驾平权战略,未来两年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国海证券表示,当前智能驾驶产业商业化落地持续加速,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渗透率持续加速提升,有望带动域控制器软硬件产业链进入加速发展通道。域控制器是智能汽车核心部件,将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
2、短剧 | 银河证券最新研报数据显示,当前短剧市场年规模已达300亿至350亿元,预计明年有望突破500亿元大关。另外,短剧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型影视形态,自2023年以来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的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超过6亿人。《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
点评: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短剧行业从23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24年国内市场规模504亿元,同比增长35%,规模首次超越电影票房,成为国内最主流的影视内容形式。23年至今,国内短剧行业自身也发生了三大变化:商业模式从付费订阅转向广告,制作方从寻求体量和规模,转向寻求爆款效应;传统影视制作公司涌入,AI降本增效空间大;出海持续高景气。
3、3D打印 | 据新浪财经,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精确的新型3D打印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一种新型树脂,在同一物体中无缝融合柔软与坚硬两种性能区域,材料在打印过程中自然过渡,如同骨骼与软骨、关节与韧带的连接结构。这一突破为开发下一代假肢、柔性医疗器械和可拉伸电子产品提供了新的可能。
点评:3D打印作为行业变革性技术,已处于产业化拐点的前夕。在技术降本、标准完善、需求增加的助力下,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制造业迈入智能制造时代,在医疗、教育、建筑等产业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机构认为,3D打印的性能和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加快技术渗透率的提升。202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突破630亿元,较过去十年增长30倍,预计2029年将超1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3000亿元。
4、计量检测 | 据界面新闻,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以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重大计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点项目。
点评:中证报指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产量已占据全球重要地位,这些产业对高精度计量检测的需求激增。政策强调推广低能耗、低排放的计量器具和碳计量技术,同时推动计量服务网络化、数字化。这与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高度契合,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根据《2025年中国计量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中国制造业计量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宏观、行业新闻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
2、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反映窗口。
3、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人民财讯)
4、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金风科技、特来电、长城汽车、度小满、唯品会.网易、顺丰、东软等8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发言,并就加强公平竞争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5、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整治强迫购物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
6、硅片厂商今日下午普遍调高报价,下游接受度有待观察。(证券时报)
7、阿联酋航空与Crypto.com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明年集成加密货币支付。
8、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
9、智元机器人:未来12个月内暂无改变上市公司主业的明确计划。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