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
1、6G | 据界面新闻,在7月5日举办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峰会”上,北京市发布了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引导推动6G产业走实走深,充分发挥高校云集、科研院所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优势,构建了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未来,北京将进一步强化技术策源,共创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带动,加强人才聚集,全力支持6G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生态建设。
点评:华福证券指出,2025年为6G标准制定元年,产业有望在2029年以后进入商业化阶段。开源证券认为,6G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预计将推动教育、娱乐、设计、制造等行业的变革,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银河证券表示,在当前6G技术持续突破的过程中,科技巨头正纷纷抢占核心技术赛道。我国对于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已逐步提升到方向确立后的投入时期。
2、超导 | 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到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并表示,要持续提升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资源开发、冶炼加工、工程建设等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以超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华泰证券表示,由于高温超导对核聚变装置具备提效降本作用,在当前80至100元/米的带材价格下来自核聚变的带材需求已经开始释放。单个可控核聚变装置对超导材料的需求达到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因此看好可控核聚变建设有望加速高温超导的产业进步和规模降本,从而驱动高温超导材料在更多领域经济性的提升,未来在规模效应的不断驱动下或逐步打开超导材料的应用空间。
3、AI医疗 | 据科创中国,近日,北京市正式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三年北京将全力推进AI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目标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Al+医疗"创新策源地、应用高地和产业聚集区。
点评:光大证券表示,AI在医疗大模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领域不断有技术和产品的加速落地。随着AI的不断演进,预期其在医疗领域将更好弥补人力局限、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最终实现医疗的“精准化、高效化、普惠化”。相关AI医疗产业有望发展加速。
4、脑机 | 据四川发布,四川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聚焦原创技术突破、标志性产品研制、临床应用和场景打造,推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加强神经信号采集与处理、脑状态评估与调控等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引导领军企业前瞻布局,面向类脑智能等加快软件产品研发,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脑机接口产品、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品。
点评:中证报指出,《方案》中,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成为瞩目的重点领域,将为四川新兴产业布局注入全新活力,有望开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5、细胞治疗 | 据IT之家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团队日前实现用体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成功,取得血液肿瘤细胞疗法的新进展。这一新疗法采取体内制备CAR-T的模式,相比传统体外制备CAR-T疗法,可简化操作、降低成本,有望大幅提升细胞疗法的可及性。
点评:中证报指出,CAR-T是目前T细胞免疫疗法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宠”,被誉为肿瘤终极疗法。CAR-T疗法正处于从“个性化高价药”向“标准化普惠药”转型的关键期。权威机构预测,随着干细胞、免疫细胞以及其他体细胞治疗技术在各种再生医学、肿瘤治疗以及罕见病、老年病等领域获得化学药、靶向药等无法取得的疗效,全球细胞治疗市场近年有望达到数千亿美元。
6、数据要素 | 据央视新闻,为了破解数据流通交易效率不高的难题,国家数据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首次推出数据流通交易便利化举措,发布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为有需要的经营主体提供参考。有关企业反馈,合同应用将大幅降低数据流通交易的协商成本,预计可提升30%的效率。
点评:中证报指出,数据流通交易市场正处于政策驱动与技术突破的双重红利期。短期看,金融、医疗等高价值领域将主导增长;中长期,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将重构市场生态。在政策、技术与需求三力驱动下,数据流通交易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2030年迈向7000亿规模。突破权属界定、跨域互认及安全合规等瓶颈后,数据要素将在金融、工业、政务等领域释放深度价值,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
7、跨境支付 | 据央行官网,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本次《业务规则》从账户管理、业务处理、结算机制、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等角度对CIPS系统的运行规则进行了规范,是明确CIPS参与者的账户管理、注资、资金结算等详细流程的指引文件。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CIPS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截至2025年5月末,CIPS系统共有直接参与者174家,间接参与者1509家;2024年CIPS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此前跨境支付通已上线,中国香港率先落地。央行对CIPS系统业务规则的修改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CIPS系统的推广,有助于加速整合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跨境支付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8、固态电池 | 据中关村在线,奇瑞加速布局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研究院已组建约50人的团队,主要以博士为主,并仍在持续引进人才。目前,该团队尚未有技术领军人物入驻,年底计划扩招至近百人,覆盖电解质、电芯、工艺、设备等多个方向。在技术路线方面,奇瑞主要聚焦硫化物体系,同时也在推进氧化物、卤化物等材料的研发。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未来应用场景广阔。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的本质区别在于电解质的形态,全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当前半固态电池开启规模化装车,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小批量上车,2030年后规模化应用于储能领域,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打开应用空间。机构预测,固态电池2025年陆续完成中试,2026-2027年陆续小批量装车,2028-2029年形成规模化量产。
宏观、行业新闻
1、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上交所召开落实科创板“1+6”政策股权投资机构座谈会。
3、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4、《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
5、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
6、《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发布。
7、7月7日起,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正式施行。
8、陕西省暑期文旅消费季开启,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
9、人民财讯:三大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
10、全国用电负荷超14亿千瓦,创历史新高。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央视新闻)
11、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12、3C认证充电宝销量猛增,部分商家库存告急。(央视)
13、今年前五月广州无人机出口量同比大增252%。
14、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尚界和享界正由合作车企筹备建设品牌专属销售网络。(财新)
15、国产机器狗速度突破每秒10米,刷新世界记录。(央视)
16、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首飞。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