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壕!
先看海外要闻:
美股涨势消减,科技股打压大盘,标普惊险五连涨,纳指回落,收盘道指涨0.28%,标普500指数涨0.06%,纳斯达克跌0.1%。
跌超2%的英伟达止步四连涨,特斯拉盘中跌超4%后转涨,和苹果五连阳;公布财报警告关税影响后,芯片股恩智浦盘后一度跌超8%。
中概股总体表现亮眼,中概指数反弹至三周高位,热门中概股中,被花旗建议30天内关注利好催化剂后,蔚来汽车大涨超7%,理想汽车涨超3%,阿里跌超1%。
美国财政部本季度借款实际预估规模不增反降,美债收益率创近两周新低。
美元指数回落,离岸人民币一度涨近200点、涨破7.29。
黄金反弹,期金一度涨近2%。原油回落,盘中转跌超2%,美油收创近两周新低。
西葡两国大范围停电,民众抢购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目前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已恢复
国内重大事件汇总:
1、外交部重申中美未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
2、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
3、国家数据局召开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
4、阿里推出Qwen3,“与 DeepSeek-R1、o1、o3-mini、Grok-3 和 Gemini-2.5-Pro 等顶级模型相比,表现出极具竞争力的结果。
6、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投产。
7、网传称:大厂“抢购”算力资源,消息称腾讯今年Q1从字节购入约20亿元GPU。阿里也在今年一季度DeepSeek爆红之后,向字节跳动下了GPU订单。字节相关负责人回复称,以上为不实信息。(财经)
8、近日触觉感知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帕西尼感知科技获比亚迪超亿元战略投资。
9、4月2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87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3%。
今日券商策略前瞻:
民生证券指出,4月重要会议强调底线思维,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短期市场仍将反复,从此表述来看市场目前处于弱现实、弱情绪之中,随着定期报告披露临近尾声,再次进入业绩真空期,在经济整体稳定,流动性充裕背景的预期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提升。投资机会建议持续从基本面、政策预期差入手,最新国新办发布会提及扩大工业软件、充电设置等基础领域投资,后续建议重点关注。此外科技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和内需方向也需要持续关注。
今日题材方面:
1、数据要素 | 据国家数据局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28日上午,国家数据局在福建福州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数据要素作用机理和产业发展规律,围绕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政策加快落地,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强化设施互通、价值共创、场景应用,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打造数据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以及南方电网、阿里瓴羊、贵州大数据集团、华为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会并作交流发言。
点评:中信建投指出,公共数据已经成为数据要素市场最重要的数据基础资源和关键要素之一,根据麦肯锡测算,我国公共数据开放的潜在价值高达10万亿至15万亿元。随着国家顶层专项政策落地实施,后续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以及开发利用等相关环节的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银河证券则测算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
2、机器人触觉 | 据36氪4月28日报道,近日触觉感知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帕西尼感知科技获比亚迪超亿元战略投资。据悉,这是比亚迪本年度抛出的首笔重磅股权投资,也是截至目前其在具身智能领域完成的最大单笔投资。
点评:华西证券认为,随着产业政策支撑力度加大&AI技术突破&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0-1的准备阶段即将完成,将迎来1-10、10-100的量产加速阶段;在降本需求的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率先取得突破的国内企业有望深度受益。国泰海通表示,触觉成为当前人形机器人落地商用的一大瓶颈,触觉传感技术方案百家争鸣,当前产业优选电容与霍尔效应两类技术。未来触觉传感在人形机器人应用有望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头部渗透,行业空间持续打开。
3、人工智能 | 据中证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DeepSeek公司新一代大模型DeepSeek R2即将发布,目前预期是5月初。DeepSeek R2预计比GPT-4成本下降97%,并且是在昇腾卡上做的训练,主打全方位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根据爆料信息,DeepSeek-R2大模型将会采用一种更先进的混合专家模型(MoE),总参数量预计将达到1.2万亿,较之DeepSeek-R1(6710亿参数)提升约1倍。
点评:中证报指出,据悉,DeepSeek-R2将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包括更出色的编程能力、多语言推理能力,以及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准确性。专业人士表示,DeepSeek-R2的核心编程能力将推动低代码开发的快速发展。低代码(LCDP)是指通过少量代码甚至无需编码(0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据权威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70%的企业应用将基于低代码开发,而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将深度融入低代码开发平台,增强智能推荐、代码自动生成、流程自动化等功能,加速亿级新应用生态的构建。
4、卫星互联网 | 据上证报4月28日报道,近期,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历史性时刻。在距离中国空间站约400公里的地面上,另一段航天故事正在上演。4月23日至4月26日,2025年中国航天大会在上海举行。多家航天领域企业携核心产品亮相,商业航天企业集中展示了等比例火箭模型、火箭发动机真机及首度亮相的1:1无人商业空间站模型。对于商业航天企业而言,今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点评:银河证券表示,卫星互联网及低空经济方面,此前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强调规模化及高质量发展,随着2024年在商业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已基本实现从0到1的转变,商业模式探索已愈发成熟,2025年商业航天及低空经济领域有望实现从1到100的规模化发展以及高质量商业模式铺开,同时卫星互联网及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望成为以科技拉动的新兴支柱产业,促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今日无新股申购。
再来看上市公司公告精华:
1、福田汽车:北汽蓝谷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公司拟认购其不超过25亿元股票。
2、徐工机械:拟3亿元-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3、中国核电:拟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
4、威孚高科:与博世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技术工业应用等领域推进合作。
5、南网储能:拟80.35亿元投资建设云南西畴抽水蓄能电站。
6、新坐标:拟770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滚柱丝杠等。
7、生益电子:一季度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656.87%。随着市场对高层数、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的多层印制电路板需求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较大增长。
8、中金公司:一季度净利润20.42亿元,同比增长64.85%。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金融工具投资产生的收益净额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加。
9、长电科技:一季度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50.39%。业绩变动主要系国内外先进封装市场订单增长,叠加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财务并表影响,带动营收同比增长。
10、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主要原因包括公司在保持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提升。
11、泓博医药:一季度净利润同净利润为1197.39万元,同比增长226.47%。业绩变动系报告期业务收入增加。
12、宏景科技:一季度净利润2165.12万元,同比扭亏。主要原因是算力验收业务增加导致收入增加。
13、华安证券:一季度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87.79%。主要原因为证券投资、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较大。
14、春秋电子:一季度净利润4029.73万元,同比增长178.70%。净利润变动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业务盈利能力增加所致。
15、移远通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7%,超出业绩预告同比增幅。在LTE模组、5G模组、智能模组、车载模组及智能化解决方案等业务均实现了良好的增长。
16、顺丰控股:一季度净利润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16.9%。拟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
17、海天味业:一季度净利润为22.02亿元,同比增长14.77%。
18、上海机场:一季度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34.53%。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本期上海两场航空业务量同比增加,经营效益增长及股权投资收益增长所致。
19、太辰光:一季度净利润7936.96万元,同比增长149.99%。AI发展带动了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增长,营业收入的增长带动利润增长;部分关键器件实现自主研发生产替代外购以及销售结构变化带来毛利率提高。
20、炬芯科技:一季度净利润4144.97万元,同比增长385.67%。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表现卓越,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毛利润和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21、汇川技术:一季度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63.08%。2025年1-3月,公司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41亿元,同比增长约29%。
22、锦浪科技:一季度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859.78%。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增加,同时毛利率上升。
23、兴齐眼药:一季度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319.86%。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滴眼剂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所致。
24、君正集团:一季度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增长41.40%。产品品类及产量增加,同时部分主要原材料进价同比下降。
25、亚香股份:一季度净利润8216.81万元,同比增长361.70%。净利润增长主要是本期收入增加及处置子公司股权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26、北汽蓝谷:一季度净亏损9.53亿元,拟定增募资不超60亿元。
27、ST新潮:预计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