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在线4月8日报道,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联合攻关,在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真机上,全球首次运行十亿参数AI大模型微调任务。实验结果显示,在参数量减少76%的前提下,训练效果反而提升8.4%。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量子计算助力实现大模型轻量化的可行性,更为破解大模型“算力焦虑”开辟了新路径。
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如优化问题)向通用计算拓展,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革。
中证报指出,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的关键转折期,2025-2030年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黄金窗口,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凭借政策支持与工程化能力,中国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公司方面,据中证报表示,
国盾量子:公司是中国量子信息产业的先锋。在量子计算方面,公司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及核心组件,并已交付科研客户。
中科曙光:公司为中科院“九章”系列量子计算机提供算力底座。与本源量子合作开发72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混合算力平台支持传统计算与量子算法协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