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 | 12月16日主题前瞻


1、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商务部将加快出台政策文件
2、新款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服务
3、比亚迪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迎来诸多催化
4、养老产业再迎重磅利好,机构看好三大方向投资机会
5、定制AI芯片巨头股价暴涨,A股映射公司望受关注
6、稳步推进,我国在运在建核电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明日主题前瞻

1、首发经济 | 据界面新闻,12月14日开幕的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商务部表示,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广“人工智能+”消费;扩大绿色消费,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销售等。

点评:上证报指出,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始于“首店”经济,并由品牌门店扩展到首发、首秀、首展等多领域,由此形成首发经济现象,为消费市场带来新动能。研究机构认为,新产品、新内容、新场景等迎合了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的消费发展趋势。在激发消费需求的过程中,以点带面,将相关产业要素资源聚合并拓展成网,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及相关领域发展。

2、AI医疗 | 据上证报,12月14日举行的2024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上,一款名叫亥步的多模态医疗大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参数规模达千亿级别,可支持文本文档、图片、视频等多样格式大数据分析和决策以及输出,为医学影像解读、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助手。大会还发布了中国医学人工智能“上海宣言”,启动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产业联盟。

点评:业内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已经逐步渗透到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医疗资源配置、患者健康管理等医疗行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医疗影像、基因检测、病理分析等领域,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已经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并协助医生进行病情预测、治疗方案制定和康复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3、机器人 | 12月13日,比亚迪招聘官微发布消息,比亚迪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开始招聘。招聘宣传材料透露该团队已开发完成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异动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将展开各类机器人本体及系统的定制开发,不断增强机器人感知与决策能力。

点评:浙商证券认为,特斯拉Optimus作为具身智能的先行者,有望率先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国内广商在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运动控制算法、软件工程等方面持续迭代,并积极探索下游产业化应用场景。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空心杯电机、软件系统是当前国产化提升空间较大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技术壁垒较高的零部件。

4、养老产业 | 据新华网,202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8年,养老金融体系基本建立,养老金融产品和业态逐步丰富,养老金融意识普遍形成。扩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加大对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智能助老设备设计研发等信贷支持。加大银发经济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已上市银发经济企业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概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左右。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大且增长稳健,在政策催化和老年人口占比提升的背景下,看好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投资机会。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可关注三大方向投资机会。方向一:受益多元化养老金融产品创新的保险、养老服务机构;方向二:受益产业需求提升的老年用品和服务,看好医疗保健/可穿戴设备/日护和适老化改造基础设施;方向三:受益老年群体服务消费需求提升的旅游/教育等。

5、定制AI芯片 | 据证券时报,得益于AI强劲需求,芯片大厂博通2024财年实现收入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4%,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公司AI相关收入整个财年同比增长了220%,达到122亿美元。靓丽业绩推动下,博通股价在12月13日暴涨24.43%至224.8美元/股,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博通也成为继英伟达和台积电之后,第三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半导体公司。

点评:媒体报道指出,在AI装备竞赛中,全球科技公司迫切希望实现AI处理器多元化,一方面可以降低对英伟达的芯片依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定制芯片,满足更个性化的性能需求和场景应用。在此背景下,博通定制AI芯片等业务蓬勃发展。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表示,公司定制AI芯片业务(主要涵盖定制AI加速器和以太网网络解决方案),有望在2027年带来600亿-900亿美元(当前约4365.68 亿-6548.5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是当前市场规模的四倍多。定制AI芯片业务高景气下,国内相关产业链映射公司望受关注。

6、核电 | 据中证报,从15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13亿千瓦,规模升至世界第一。2025年,我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在建核电工程建设,到2025年底在运核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左右。

点评:媒体报道指出,相比其他发电方式,核电机组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常年保持在7000小时以上,位居所有电源之首,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二氧化碳,还具有能量密度高、单机功率大、土地利用率高、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等优点,同时发电成本稳定且相对较低,是最清洁、最安全、最高效、占地面积最小的能源形式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核电产业保持稳健发展势头。2023年中国核电市场规模达1489亿元。随着装机容量、核电发电量的持续增加以及“脱碳”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核电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宏观、行业新闻

1、中国人民银行:初步统计,2024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5.6万亿元,同比增长7.8%;1至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1000亿人民币,前值165200亿人民币。

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12月14日召开。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5%左右;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政策新提法背后有很高含金量,具体方案将在全国两会登台亮相。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进一步降准还有空间,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探索更趋成熟。

3、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重要要求 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养老资管产品配置股权、股票、债券等资产,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

5、市场监管总局:要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以标准提升牵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6、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序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7、国资委: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聚焦“两重”“两新”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

8、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创设养老专项金融债券、养老主题金融债券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养老相关领域。

9、商务部: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10、工信部:巩固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实施“5G+工业互联网”升级行动。

11、国家统计局:要加强数据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提振发展信心,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

12、吉林发布《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国家冰雪经济中心、冰雪文化创意中心、优质冰雪生活圈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

13、上海将建设时空数字孪生系统。

14、《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4)》发布,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揭牌。

15、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5年。

16、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获股东会通过。

17、高盛(中国)证券公募基金销售资格获批。

18、苹果将于2025年初开始在印度南部组装AirPods。

19、马斯克旗下xAI开始向X平台所有用户免费推出新版Grok-2模型。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