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 | 11月14日主题前瞻


1、住房交易环节多项税率将降低,助力楼市止跌回稳
2、上海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完成,产业化持续推进
3、华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运营将启动,合作厂商受关注 
4、全球飞行汽车领域最大订单落地
5、英伟达联手软银 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网络自动化
6、天工开源计划发布,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加快落地
7、中国团队研发充退磁技术,助力电机绿色再制造

明日主题前瞻

1、房地产 | 据新华社,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多项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契税方面,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并明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可以与其他地区统一适用家庭第二套住房契税优惠政策。土地增值税方面,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增值税方面,人销售已购习寸买2年以上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

点评:方正证券认为,多部门积极表态,助力楼市止跌回稳”。在供给侧,专项债用于收储与回收闲置用地,将有效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在需求侧,房屋交易税费的优惠将助力需求持续释放。楼市“量升价稳”的持续性值得期待。关注二手房交易、商业运营和地产开发双轮驱动、高股息及现金流健康的物管公司、一二线城市的纯开发企业等投资主线。

2、脑机 | 据界面新闻,近日,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在华山医院顺利完成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该产品在上海完成研发和型式检验,于今年8月成为我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脑机接口产品,为脑机接口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点评:中信证券认为,脑机接口在临床、消费场景均有丰富应用,行业催化持续释放,但作为颠覆性技术仍面临生理、技术、商业化、伦理、法律等多重挑战,有望在未来10年左右迎来商用拐点。

3、机器人 | 据证券时报,11月15日,深圳市宝安区政府将举办AI向未来——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发布会,会上一项重要议程是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运营启动及优选伙伴签约仪式。 
自ChatGPT发布后,AI模型参数量越来越高,从GPT-1到GPT-4,参数量由1.1亿增长至1.8万亿。从目前市场上的端侧大模型来看,通常设备端越大(功能越多),其端侧大模型的参数量也越大。然而可穿戴设备、手机等无法消化大模型大算力,相比小型端侧设备,

点评:媒体报道称,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智能体最佳载体。具身智能通过赋予AI“身体”,与现实产生交互,使AI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被认为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目前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主要包括三种:通用机器人路径、纯软件路径以及垂直领域软硬一体。分析师认为,从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层面,可关注英伟达、华为合作厂商。 

4、飞行汽车 | 据澎湃新闻,小鹏汇天今日宣布,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成功举办“陆地航母”飞行汽车批量预订签约仪式。“陆地航母”中国航展批量预订超2000台——本次签约新订单共2008台,是全球飞行汽车领域迄今为止的最大订单量,参与此次签约的客户来自交通运输、旅游、地产、科技等多个领域。 

点评:证券时报指出,昨日,小鹏汇天首次展示“低空直线加速”“螺旋上升”“匀速降高”和“精准降落”四大飞行科目,全程采用自动驾驶。据小鹏汇天方面介绍,这是“陆地航母”全球首次公开飞行。目前,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已在建设中,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器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计划明年第三季度竣工,飞行汽车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随着我国低空经济的加速发展,飞行汽车等领域市场望加速打开,产业链公司望受益。 

5、人工智能 | 据澎湃新闻,“AI总龙头”英伟达和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周三表示,两家公司已经试运行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AI)和5G电信网络。根据英伟达的说法,软银使用其AI Aerial加速计算平台,成功试行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和5G电信网络的结合,这是计算领域的突破。两家公司表示,该平台可以同时运行人工智能和5G工作负载,这一组合被电信行业称为人工智能无线接入网络(AI-RAN),其应用将包括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支持和机器人控制等。

点评:IDC预测,到2030年,商业AI(不包括消费者)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9.9万亿美元。中证报指出,今年2月26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MWC 2024世界通信大会上,亚马逊、英伟达及各大网络设备商、运营商等共同成立了AI-RAN联盟(意为AI赋能无线接入网),旨在将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蜂窝移动网络的发展,推动5G及即将到来的6G通信网络进步,以改善移动网络效率、降低功耗和改造现有基础设施。人工智能驱动的RAN网络自动化,是提高运营效率和释放成本的关键转变。

6、人形机器人 | 据新华社,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科研教育、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落地进程,近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优必选等合作伙伴发布了“天工开源计划”。天工机器人目前已有的技术成果将面向行业陆续开源开放,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加快在各行各业落地。未来,创新中心将联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等具备人形机器人二次开发能力的机构,共同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开源开放社区。

点评:中证报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当下,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花旗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6.48亿台。

7、风电 | 据中新网,华中科技大学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李亮带领团队,利用大型永磁风力发电机“无磁装配-原位整体充退磁”技术,实现26兆瓦风力发电机的整体充磁、原位退磁与退磁后的再充磁。目前,该成果得到应用。用此方法退磁后的永磁体,可以根据新需求加工组合后,再充磁成为新磁极,重复使用。

点评:中证报指出,陆上风机使用寿命约为20年,中国将在2025年迎来风机退役高峰期。而无论维修或退役回收,均需退磁处理。充退磁一体化技术高效、安全、环保和经济,对大型永磁电机退役回收后的绿色再制造意义重大。除风力发电机外,整体充退磁技术还可应用在几乎所有永磁电气装备制造、运维和回收再制造领域,比如高速永磁电机、矿山电机、磁共振成像等方面。

宏观、行业新闻

1、楼市税收优惠新政: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介绍2024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30年,全国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35亿亩。

4、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

5、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2024年人工智能先锋案例集》发布。

6、中金、银河股价异动再引合并传闻 双方回应:公司尚不知情。

7、马斯达尔与KESH签署合资协议,探索在阿尔巴尼亚开发千兆瓦级可再生能源项目。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