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证报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1月30日,欧盟委员会(EC)开始对欧洲轮胎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在欧洲经济区销售的乘用车、货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的替换轮胎。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被检查的公司可能违反了欧盟禁止卡特尔和限制性商业惯例的反垄断规则。截至北京时间1月31日,米其林、固特异、德国马牌、倍耐力和诺记都承认并回应了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的“突击”。
据悉,2022年,排名前10的轮胎企业合计销售额达到了1194亿美元,前10家轮胎企业销售额约占整体销售额的68%,也就是说全球近7成的轮胎市场份额被这10家企业牢牢占据,其中全球排名前三的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销售总额占比超30%。而全球市场中还有成千上万家大大小小胎企,则要争夺剩下的三成市场。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轮胎龙头企业国际化、品牌化有望加速。2023年,造成中国轮胎在海外超额增长的有利外部条件是欧美轮胎产能受限+消费降级下终端需求偏好转变,根本原因是中国轮胎过硬的产品力与制造优势。基于中国轮胎加速出海的底层逻辑,展望2024年,外需高景气仍有望延续。
另外,2023年轮胎行业在需求复苏拉动以及原材料和海运价格回调背景下,销量和盈利能力大幅回升,预计2023年轮胎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将非常靓丽。反观,当前轮胎行业PE估值水平在18倍左右,过去十年PE均值水平27.7倍,PE估值处在过去十年的底部,未来存在着估值修复需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