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
1、铁路 | 1月9日,2024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强化综合交通通道、枢纽、网络跨区域跨方式融合,持续扩大铁路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铁路基础设施投资,创新投融资机制,着力推动铁路转型升级。
点评:“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申万宏源指出,产年均投资额达到7980亿元,较“十二五”期间提升934亿元。预计铁路“十四五”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与“十三五”相当,“十四五”的后三年,平均每年需要完成8467亿元。按照过往规律,一般每个五年规划的后三年是通车里程高峰期,叠加由于疫情导致的铁路建设放缓,在此期间有望迎来高速铁路建设及通车高峰。
2、养鸡 |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1月9日宣布,因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指韩国全罗南道长兴郡和宝城那分别爆发高致病性H5N和H5N6禽流感,该中心即时指示业界暂停从上述地区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 (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公众健康。
点评:近期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再次爆发,涉及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多个欧美国家。亚洲方面,韩国、日本、柬埔寨等国出现疫情。华创证券表示,目前国内鸡苗价格受到鸡肉价格的持续压制,产业预期降至低点,去产能趋势明显,淘汰种鸡价格维续低位。后续产能加速出清,产业链价格将迎来上行,海外引种受限的长逻辑或不断得到验证。
3、阿尔茨海默病 | 1月9日,据国家药监局披露,卫材 (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申请的仑卡奈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
点评:银河证券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为临床最常见的神经认知障碍,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8亿,患者人数1000万一1400万人,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呈逐年增长态势,早期干预相关市场空间广阔。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主要手段包括认知评估、神经影像学、体外诊断。目前高端诊断试剂市场格局良好。神经影像学产业链主要包括设备及显像剂,国产化率提升空间较大。
4、核电 | 据报道,北京贝塔伏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研制出微型核电池。研发团队利用镍63核同位素衰变技术和金刚石半导体,将核电池小型化、模块化、低成本化。该公司的首个产品——BV100电池的功率是100微瓦,电压3伏,体积是15×15×5立方毫米,比一枚硬币还小。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表示,新式核电池可以实现50年稳定发电,无需维护,不产生外部辐射。
点评:新式核电池量产投入市场后,将满足航空航天、AI设备、医疗器械、微型机电系统、传感器、小型无人机和微型机器人等长续航场景。如果功率足够,核电池可以让手机不需要充电,小型无人机也可以“永久”滞空。
5、云计算 |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9日消息,为充分发挥标准对云计算产业的引领规范作用,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点评: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处蓬勃发展阶段。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4552.4亿元,增长33.5%。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广,云计算将加快应用,在互联网、政府、金融、交通、物流、教育等各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在全球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云计算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工具,企业云计算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我国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发展,并在政策标准、产业布局、部署模式、行业应用等方面形成一些中国特色。
6、福建 | 商务部、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经贸领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福建对台合作平台建设。支持高质量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支持福建台商投资区等建设,打造台湾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功能园区。
宏观、行业新闻
1、商务部: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2、交通运输部:2024年要适度超前开展铁路基础设施投资。
3、工信部:到2025年云计算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4、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超740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占近三成。
5、重庆:到2027年,全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营收突破200亿元。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