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台湾芯片制造优势或在20年后消失,日本新加坡适合建厂


张忠谋说,考虑到日本九州的土地、水电比较充裕,且日本的工作文化特点是很勤奋,日本在芯片制造上成功的机会比较高。新加坡虽然也理想,但面积太小、资源不够。

张忠谋说,台积电以后的竞争环境不会比过去几年轻松,面临的挑战将更多,半导体产业已经没有全球化。

张忠谋说,考虑到日本九州的土地、水电比较充裕,且日本的工作文化特点是很勤奋,日本在芯片制造上成功的机会比较高。新加坡虽然也理想,但面积太小、资源不够。

芯片代工龙头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10月14日称,台积电预计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因为英特尔等竞争对手,正在利用各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增强芯片制造能力的愿望。

在台积电当天举行的运动会上,张忠谋说,台积电以后的竞争环境不会比过去几年轻松,面临的挑战将更多,半导体产业已经没有全球化,但相信台积电应该“可以克服”困难。

张忠谋以1955年到1972的美国为例,当时美国的投资环境也和现在台湾一样好,但随着环境变迁,已被台湾和亚洲其他一些地方取代。

张忠谋认为,美国本土的晶圆代工厂享有优势,主要在于他们熟悉当地的文化、政治环境,这是台积电在海外地区扩厂首先面临的冲击。他提到的竞争对手之一是英特尔公司,这家美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正在加紧进军代工芯片制造领域,宣布大规模投资计划,在美国建设尖端芯片制造工厂。他指出,在美国推动半导体制造业重建之际,美国总统拜登曾两次邀请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出席国会国情咨文演讲。

展望未来,张忠谋认为,英特尔只有能够为其代工客户提供与台积电相同水平的服务、可靠性、规模和价格,才有很大的竞争机会。他并不太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台积电仍有可能克服这一挑战。他强调,台积电成功的秘诀在于研发的投入,以及与供应商、客户维持密切的关系,共组大同盟打团体战。

在回答日本媒体“日经亚洲”关于美国、欧洲、日本和东南亚中哪些地区最有可能成为芯片竞赛获胜者的问题时,张忠谋说,以他的经验和观察,日本和新加坡都适合建造晶圆厂,但日本比新加坡更适合。

张忠谋谈到53年前在美国公司德州仪器负责半导体业务时的例子。当时,德州仪器敲定在日本九州兴建封测厂,后来这个工厂运作很好。考虑到九州的土地、水电比较充裕,且日本的工作文化特点是很勤奋,日本成功的机会比较高。新加坡虽然也理想,但面积太小、资源不够。

台积电正在九州建设一座价值80亿美元的工厂,并计划在那里建造另一座更先进的工厂。与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更昂贵的尖端工厂相比,九州工厂的进展更顺利。

张忠谋认为,台湾半导体制造的优势在于工程师勤奋刻苦,他向美国友人举例台积电员工半夜赶赴公司解决问题的故事,他们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忠谋认为,台湾现在虽然有优势,但恐怕20、30年以后就不会是这样,这跟政策的发展有关。至于未来谁会崛起取而代之?张忠谋说,“也许是印度、越南、印尼,谁知道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