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谈】磷酸锰铁锂具备性价比优势,规模化放量在即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券商指出,磷酸锰铁锂由于掺杂锰元素后电压平台提升,理论能量密度相较磷酸铁锂提升10-20%,与中镍三元接近;同时由于其橄榄石型结构与磷酸铁锂类似,因此安全性能得以保留;此外其量产成本仅略高于磷酸铁锂,大幅低于三元,综合性价比优势显著。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磷酸锰铁锂由于掺杂锰元素后电压平台提升,理论能量密度相较磷酸铁锂提升10-20%,与中镍三元接近;同时由于其橄榄石型结构与磷酸铁锂类似,因此安全性能得以保留;此外其量产成本仅略高于磷酸铁锂,大幅低于三元,综合性价比优势显著。

考虑到新能源车及锂电产业链持续提质降本的需求,估计整车厂或电池厂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接受程度较高,具备切换意愿,未来磷酸锰铁锂有望成为电池端单瓦时成本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正极路线。

1)产业化应用存在较高壁垒

磷酸锰铁锂材料在推向商业应用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技术瓶颈,包括导电性低、锰溶出、双电压平台等,相关技术研发要求较高投入,工艺经验需要长期积累。

由于正极材料对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客户对新材料的认证也十分严苛,所以前期和电池企业形成绑定协同研发的材料企业将享有较大优势。

从产能的角度看,尽管有较多电池和材料企业有相关技术布局或公开了产能规划,但是实际上当前具备量产产能的公司数量较少。

考虑到量产产品的验证周期,产业化初期磷酸锰铁锂的竞争格局受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的影响较小,先发企业产能建设和产品认证进度领先,将在新材料从0到1的阶段显著受益。

2)目前的应用情况

目前磷酸锰铁锂正极在两轮车领域已有少量应用,未来通过单独使用或与三元材料掺杂,有望切入主流动力电池并获得更多的应用场景,打开渗透空间。

据推演,预计在两轮车领域,磷酸锰铁锂将演绎先替代三元材料后替代磷酸铁锂的路径;在主流电动车领域,磷酸锰铁锂将同时拥有替代中低端三元、掺杂高端三元、替代磷酸铁锂三条应用路径。

根据合理测算,预计到2025年磷酸锰铁锂市场需求有望接近55万吨。

3)产能建设和认证进度居先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目前头部电池企业对磷酸锰铁锂已开始布局,其中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捷威动力等均已实现产品端应用;正极材料厂则基于各自前期储备的技术进入产能建设卡位阶段,其中德方纳米容百科技、珩创纳米和力泰锂能已有产线投产。

在终端磷酸锰铁锂产品则已进入车端验证,有望于年内实现装车应用并快速放量,未来电池的装车交付与材料的量产订单或将成为助力磷酸锰铁锂行业发展的两大重要催化。

宁德时代M3P电池预计今年实现装车应用,国轩高科发布启晨电池将于2024年量产,均将助推磷酸锰铁锂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加速。

短期内产能建设和认证进度居先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先发优势。①电池环节:关注产业化布局领先的宁德时代);②正极材料环节:关注具备量产产能的德方纳米容百科技;③磷酸锰铁锂的导电性能可通过搭配碳纳米管改善,关注细分龙头天奈科技;④锰源:磷酸锰铁锂量产将带来对锰的需求增量,关注红星发展湘潭电化

研报来源:东方证券,卢日鑫,S0860515100003,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性价比优选,规模化放量在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