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了2017年年报。年报称,格力在去年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44.87%,创下历史新高。与业绩相比,更引发市场热议的却是,格力电器11年来首次不分红
而这种震动也体现在了股价表现中。今日早盘,格力电器开盘大跌9%,成交量超30万手。
1、11年来首次未分红
回顾格力电器上市之后的分红情况发现,本次不分红的方案实属罕见。
自1996年上市以来,格力电器只有1997年和2006年没有进行现金分红,这意味着今年是公司11年来首次不分红。
而过去的22年里,格力电器累计分红418亿元,分红率达40.96%。2016年,格力电器更是派发了高达108.28亿元的现金红包。
2、不分红的原因:是业务拓展?还是连任博弈?
反过来看格力公布的2017年成绩单。公司201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83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上涨45%。
如此靓丽的年报表现,为何不分红?对此公司解释称,预计留存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目前来讲,公司已经具备一定的芯片设计和封装能力。由于后期业务拓展对于资金需求有一定不确定性,故公司决定暂缓分红,预计后期会以相对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
而更有中国证券报报道,此次分红预案的变化,更可能和格力接下来的董事会换届息息相关,为了争取连任,董明珠与机构投资者围绕分红进行博弈。
3.影响:市场短期情绪波动加大
根据光大家电的研报显示,公司此次分行预案的改变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
1)可能改变了部分投资人对公司长期发展方向及现金流的预期;
2)格力是典型的高股息蓝筹股的代表,近年随着市场长期资金的增加,投资者对稳增长、高股息的个股更为重视,此次分红预案的改变给公司未来分红预期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3)格力年内最大的关注点在于董事会换届,目前市场还未有明确预期,取消分红加大了市场对这一事件的猜测与分歧。
光大证券的研报同时指出,短期内市场对格力的预期可能会进入一段相对波动的阶段。
长江证券认为,尽管格力17年年报未实施现金分红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预期不符,但从公司报表层面来看,公司17年度经营表现依旧稳健,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端实现快速增长且利润率逆势提升,同时留存充足也保障后续增长潜力,此外现金流也较为健康。基于公司以往分红政策、现金实力以及现金流状况,公司中长期均有望恢复较好分红回报股东。公司投资价值也不应该因一次分红政策而被全盘否定,基于空调行业本身成长空间及公司稳固的行业地位,公司长期发展依旧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