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算力送上天,我国“太空计算”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Al+卫星正在技术与产业共振。今日重要性:✨
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今天,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央视军事)

据人民日报5月14日报道,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该设施将通过在轨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瓶颈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在太空的应用与发展。

据介绍,通常,卫星需先将数据传回地面,再由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对其进行解析,这种“天感地算”的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带宽等因素,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且存在数据时效差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正是之江实验室构建“三体计算星座”的出发点。

华西证券指出,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带宽限制和通信窗口约束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处理。例如,一颗太阳观测卫星每天可产生约500GB数据,但受限于通信能力,仅有20GB数据能够传回地面。

通过将算力部署至太空,实现“天数天算”天基智能能够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发展AI+卫星的核心意义就在于突破传统“天数地算”的局限性,当前全球Al+卫星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国盛证券也指出,“三体星座”总体规划是将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与地面超过100个算力中心互联互通,构建未来空地一体化算力网络,目标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12+1”颗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2025年全年将完成超50颗星座布局。AI+卫星全球正在技术与产业共振,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可围绕”三体星座”的重大进展寻找产业链相关标的。

公司方面,据上市公司互动平台表示,

开普云:公司与国星宇航将通过“星算计划”开合作,将联合开展太空计算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普天科技:加快推动低轨卫星通信类相关产品研制、面向卫星终端等领域推出自主产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