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早餐 |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出炉;百亿人形机器人基金成立


大家早上壕!

先看海外要闻:

重磅就业报告前美股涨势消减,标普纳指创盘中历史新高后转跌,道指三连涨至近两周新高,收盘道指涨0.2%,标普500指数跌0.02%,纳斯达克跌0.09%。

芯片股指和台积电美股跌落纪录高位,英伟达创盘中历史新高后盘初一度闪崩近6%、收创历史新高后回落;游戏驿站盘中一度暴拉50%。中概股指回落,财报后蔚来收跌6.8%。

欧洲央行历史性转变,降息25个基点,为五年来首次,但上调今明两年通胀预期;会后降息预期“退烧”,欧元跳涨、盘中接近逾两月高位,美元指数迅速转跌。

原油继续脱离四个月低位,盘中涨超2%。美国失业数据后,黄金转涨,收创两周新高,白银涨超4%。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到6月底,俄罗斯将把石油产量削减到每天900万桶左右。预计原油价格将在年底前保持在每桶80至85美元。

SpaceX巨型星舰火箭第四次试飞,助推器和星舰均成功软着陆。

新华社:韩国9至17岁群体肥胖率五年翻两番。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恢复铜产量。

国内重大事件汇总: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等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疫情防控药械审评审批;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

2、广东发布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900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到350万辆以上;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初步建成;全省算力规模超过40EFLOPS。

3、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计成立超100亿元产业基金。

4、国家六部门联合开展风电光伏资源普查试点,旨在摸清风光资源底数,为新能源行业规划和项目布局提供基础支撑。

5、证监会: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对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对退市过程中的市场操纵、财务造假等行为依法严惩;投资者因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产生损失的,支持依法通过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香港未来或全面禁止电子烟等另类吸烟产品。

7、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

8、“快手版Sora”可灵开放测试最长可生成2分钟视频。

9、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67.73亿,其中净卖出美的集团4.27亿,天孚通信2.24亿,中国平安1.19亿,净买入长江电力4.34亿,中际旭创4.10亿,工业富联3.36亿。

今日券商策略前瞻:

东方证券指出,在微盘股亏钱效应得到修复之前,短线情绪很难真正回暖,仅靠大市值拉抬指数行情难以走远,这也解释了大盘股强势而股指依然弱势的原因。短期来看,盈利能力稳定、具备分红能力和分红意愿的高股息板块仍是配置主线,如电力、煤炭、石油石化、高速公路等板块。此外,从中期角度来看,半导体板块面临产业复苏,后市机会值得把握。

今日题材方面:

1、医药 | 据国务院网站6月6日披露,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到,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医用耗材集采接续推进的目标。通知还提到,进一步加强集采执行工作,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如实填报采购量并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监管;完善提升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加强网上采购监督,提高药品和医用耗材网采率。

点评:东方证券分析称,目前集采规则已经发生边际变化,药品和器械的集采规则都逐渐完善,降价幅度趋于稳定。企业方面,被集采的品种销量已经重回稳定增长轨道,经营层面逐渐从下滑回归到稳定增长,集采的影响正在弱化。东方证券表示,展望今年的省级联盟集采,根据“提质扩面”的要求,预计覆盖品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以河北牵头开展了京津冀“3+N”联盟为例,对28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集采拓面给予了国内器械加速进口替代的机遇,尤其在国产化率低的细分领域,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实现以价换量,加速进口替代。

2、航天 |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于今日(6月6日)正式竣工。该工位采用了创新的“三平”快速发射模式,显著提升发射效率的同时还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其设计以芯级直径5米为最大包络,满足包括长征、快舟、捷龙等多家火箭公司的10余个型号火箭发射需求。此外,隔夜SpaceX超级火箭“星舰”历史上第一次完成试飞任务。根据航天科技集团2024年2月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2024年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

点评:据研究机构BryceTech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全球航天发射数据,2024年一季度, 中国总计发射火箭次数14次,若全年发射100次,则剩下三季度需发射频率为28.67/ 季度,预计2024年下半年会进入火箭密集发射期。华泰证券指出,从现状看,我国发射工位数量有限,低温液体火箭工位供给稀缺,商业化使用程度较低,这与低轨星座带来的大量发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作为商业航天产业的先行基础设施,我国发射场扩容升级迫在眉睫,主要路径包括:增加发射工位(扩大现有发射场规模、新建商业发射场);提高发射效率(开展技术创新、优化发射流程);发射模式创新(海上发射)。发射配套设施与服务产业链的发展机遇值得关注。

3、人形机器人 | 据新浪6月6日报道,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在上海成立,该中心成立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预计总额超过100亿元,首期20亿元。海外方面,近期报道称OpenAI计划重启机器人团队,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里,OpenAI的内部初创基金重金投资了几家致力于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包括Figure(融资7.45亿美元)、1X(融资1.25亿美元)和Physical Intelligence(融资7000万美元)。OpenAI在机器人赛道的直接布局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进程。

点评:银河证券分析称,人形机器人是AGI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24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行业思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二是中国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三是有望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其他零部件供应商。

4、光伏 |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6干6日披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西藏、青海作为试点地区,以县域为单元,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陆上风电、地面光伏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资源普查,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拓展至光热及领海范围内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发电资源普查。

点评:国都证券认为,市场当前对光伏的主要担忧在于产能释放大、竞争加剧问题。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座谈会召开,彰显从国家层面逐步加强供给侧管理,低价竞标局面有望缓解,并鼓励具有先进技术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速落后产能退出。结合InfoLink数据,当前产业链多环节价格接近底部徘徊,跨界产能扩张意愿下降,企业盈利有望平稳,凭借全球布局、技术迭代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今日无新股申购。

再来看上市公司公告精华:

1、隆基绿能:拟公开发行不超100亿元公司债券。主要用于满足公司经营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偿还有息负债、支持项目建设及运营、权益出资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2、云天励飞:与德元方惠签署AI算力运营合作框架协议,预计三年内收入约16亿。

3、上海洗霸:拟投资3.79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均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

4、石化油服:子公司与沙特阿美签订约79.56亿元天然气管网项目合同。

5、金博股份:收到国内某飞行汽车公司定点开发通知书。

6、中鼎股份:子公司成为国内某头部新势力车企下属飞行汽车子公司新车型热管理管路总成产品的批量供应商。项目生命周期5年,总金额约8476.58万元。

7、朗进科技:与国内客户V签订《VE25eVTOL环控系统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VE25eVTOL项目环控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制造并提供产品以及售后支持等领域开展合作。

8、杉杉股份:拟2亿元至4亿元回购股份。

9、大智慧:拟以1亿元-1.5亿元回购股份。

10、华兰疫苗: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11、朗进科技:签订VE25eVTOL环控系统项目意向书。

12、祥源文旅:拟以4000万元-6000万元回购股份。

13、民德电子:目前经营情况正常,一季度利润下降为控股半导体设计公司收入同比减少等原因所致。

14、ST实达:股票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将于6月11日复牌。

15、*ST莫高:已向上交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16、*ST宁科:公司预重整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

17、*ST高升: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资讯中的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

本文内容和观点不代表选股通APP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选股通APP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联系微信二维码 联系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