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国海证券梳理了,AI浪潮下,对于化工材料板块带来的新机遇,在数据中心液冷氟化液、半导体材料、PCB材料、新型显示光学材料4大细分方向将最为受益。
1)算力大幅提升,液冷技术成为大势所趋,氟化液大有可为
AI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增加了相关产业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进而对设备散热冷却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来看,液冷更适用于高密度功率的数据中心,其中浸没式液冷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发展白皮书》,保守估计2025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1283.2亿元,其中浸没式液冷占526.1亿元。氟化液是浸没式液冷的理想冷却液,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大有可为。涉及标的:
巨化股份(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一期1000t/a),一期实施1000吨/年现已投入运营。项目产品主要有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
列以及JX浸没式冷却液等产品)、
新宙邦(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冷却液(氟化液)顺利通过行业知名客户认证,实现批量交付)、
永和股份(1万吨/年全氟己酮项目副产六氟丙烯三聚体可以应用于冷却液领域)、
润禾材料(公司硅油和改性硅油可用于冷却液生产)等。
2)AI芯片是人工智能核心,推动半导体材料大发展
AI芯片系AI的核心,将在AI浪潮下获得快速发展和应用。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的基石,受益于AI需求拉动,半导体材料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技术变革和国产替代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半导体材料主要分为制造材料(硅片/化合物半导体、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气体、掩膜版、CMP抛光液和抛光垫、溅射靶材等)及封装材料。其中,半导体几大核心耗材我国国产率均较低,国产替代需求旺盛,有望在AI快速发展中实现需求大增与技术突破。涉及标的:
①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电材、久日新材、万润股份、雅克科技、容大感光、南大光电等;
②湿电子化学品:江化微、格林达、晶瑞电材、飞凯材料、多氟多、兴发集团等;
③电子气体:昊华科技、巨化股份、雅克科技、硅烷科技、杭氧股份、凯美特气、和远气体、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正帆科技等;
3)AI带动设备及元器件需求,高频高速PCB有望成主流,PCB产业链有望重塑和受益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联件,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AI快速发展要求高算力,对设备、电子元器件数量和质量也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将带动PCB需求新增长,高频高速PCB有望成为未来发展主流。根据Prismask,预计2026年我国PCB产值将达到546亿美元。PCB产业链相关材料的需求有望在新发展格局下获得重塑,涉及标的:
①电子树脂:中化国际、宏昌电子、东材科技、圣泉集团等(环氧树脂),巨化股份、昊华科技、东岳集团、鲁西化工等(PTFE),普利特、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LCP);
4)新型显示技术是AI呈现的窗口,有望引领光学显示材料新一轮发展
显示作为数字时代信息显示载体与人机交互的窗口,成为接收视觉信息的重要端口,显示产业正在和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AI的诸多领域需要新型显示技术作为呈现载体,AI带来的新需求将引领新型显示快速发展,相关显示及光学材料有望受益。我国光学膜、OLED发光材料、OCA胶等材料仍处二三梯队,落后于美日韩等企业,国产替代需求较高。涉及标的:
①OLED材料: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奥来德、莱特光电等;
②OCA胶:斯迪克等;
③光学膜: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双星新材、激智科技、三利谱等;
研报来源:国海证券,李永磊,S0350521080004,AI浪潮下,化工材料迎来新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